普救寺占地103畝,寺內建筑布局分上、中、下三層臺,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線為唐代、中軸線為宋代、東軸線為明清形制),依塬托勢,逐級升高,規(guī)模宏偉,別具一格,給人以挺拔俊逸之感。
據著名建筑專家羅哲文考證,此塔結構上保持了唐塔的一些特點和風格,即四方形空筒式,南向辟門,內為方室,可通上下。
無獨有偶,河南陜縣寶輪寺的蛤蟆塔(舍利塔),高26米多,方形13層,青磚壘砌,形制與鶯鶯塔相似,音響效果亦同。在塔下擊掌或拍打塔磚,立即傳出清脆悅耳的"咯咯咯"給賴聲,距塔15米處拍掌,回聲不絕。
普救寺占地103畝,寺內建筑布局分上、中、下三層臺,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線為唐代、中軸線為宋代、東軸線為明清形制),依塬托勢,逐級升高,規(guī)模宏偉,別具一格,給人以挺拔俊逸之感。
據著名建筑專家羅哲文考證,此塔結構上保持了唐塔的一些特點和風格,即四方形空筒式,南向辟門,內為方室,可通上下。
無獨有偶,河南陜縣寶輪寺的蛤蟆塔(舍利塔),高26米多,方形13層,青磚壘砌,形制與鶯鶯塔相似,音響效果亦同。在塔下擊掌或拍打塔磚,立即傳出清脆悅耳的"咯咯咯"給賴聲,距塔15米處拍掌,回聲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