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是菲律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地處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西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yōu)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qū)中的7個區(qū)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qū)在南岸,一個區(qū)被分成兩部分,河上的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qū)合并,組成大馬尼拉市,面積達626.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而現(xiàn)今的馬尼拉更被評為世界級城市。
馬尼拉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它在印度文明,中國文明及中亞古文明的基礎上,融合西班牙,美國的西洋文明,形成東西合璧的文化。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黎蓋斯比從馬尼拉登陸,入侵并占領了菲律賓,然后在現(xiàn)在的馬尼拉市中心,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臺。自那時起,這里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當局的首府。
1898年,美國人打進馬尼拉,取代了西班牙對菲律賓的統(tǒng)治,隨后又征服了附近的尼格羅族,把四周的鄉(xiāng)鎮(zhèn)和地區(qū)并入馬尼拉,使馬尼拉逐漸擴大。1901年7月31日,馬尼拉被辟為菲律賓的特別城市,成了美國統(tǒng)治菲律賓的基地。從此,巴石河北岸的商業(yè)區(qū)內,大銀行、大公司、大飯店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1942年,日本取代了美國在菲律賓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破壞,城堡要塞周圍的建筑物全部被炮火摧毀。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正式獨立,將馬尼拉定為首都。今天的馬尼拉,是一座市容整潔的熱帶花園城市,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商埠。
馬尼拉是一座富有濃厚熱帶情調的城市,也是東南亞地區(qū)著名的旅游勝地,城內可供游覽的名勝很多。位于馬尼拉市中心的黎剎爾公園,占地58公頃,它原名魯納達公園,后來為紀念菲律賓的民族英雄黎剎爾博士而改名為黎剎爾公園。黎剎爾博士是個教育家,同時也是文學家和藝術家。他早年學醫(yī),后從事反對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領導人民完成了以1862年卡比特運動為開端的獨立運動,1896年12月30日被殖民統(tǒng)治者殺害,年僅35歲。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公園里鑄有他的銅像,每天有兩名警衛(wèi)守護。黎剎爾公園中,有吸引人的中國式庭院,院內有假山,入夜,七彩的裝飾燈把庭院打扮得輝煌美麗。
1981年1月,在馬尼拉灣南岸新區(qū),用椰子樹建造起一座現(xiàn)代化的宏大建筑--椰子宮。它成為馬尼拉的一個新勝地。這是一座兩層樓高,六角形屋頂?shù)姆坡少e式的典型建筑。褐色屋頂由椰木板構成,立柱用的是椰樹干,砌墻壁用的磚,是由椰果毛殼的纖維混合高強度水泥制造而成的。大廳的巨大吊燈,由100多片經(jīng)過精心雕刻的椰殼制成,大門上鑲嵌著由4000塊椰殼片組成的幾何圖案。地板上的地毯,也是用椰果纖維織成的,在大廳以外的廳室中,桌上陳放著用椰殼雕成的各種形狀的臺燈,連煙灰缸也是用椰殼雕刻成的。在椰子宮的餐廳里,有一張長約11米的大餐桌,鑲嵌著47000塊不同形狀的椰殼片,用椰樹各個部分制成的家具、工藝品更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據(jù)說,建造椰子宮共使用了2000棵樹齡在70年以上的椰子樹。在椰子宮的周圍,還種植了150棵椰子樹,林間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別具情致。
馬尼拉的兒童城也別具一格。所謂“兒童城”,主要包括兒童醫(yī)院和兒童公園,處處突出兒童特點,處處對兒童進行細致、周到的服務。在兒童公園里,按照菲律賓各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土人情分成幾個區(qū)域,各個區(qū)域都有鮮明的特色。一方面對兒童普及知識,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心。
在馬尼拉有一條著名的羅哈斯海濱大道,它沿著海岸從南往北筆直延伸,長達10公里,是從機場進入市內的必經(jīng)之路。羅哈斯大街是為紀念戰(zhàn)后的第一位總統(tǒng)羅哈斯而命名的。道路寬闊、椰樹夾道,兩旁高樓林立,賓館、夜總會等繁華異常。這里融合了東西方的許多特色,外來的旅游者都要到這里領略一番典型的馬尼拉風光。
馬尼拉還有一些著名街道,也是旅游者觀光的地方,阿亞拉街原是西班牙財閥阿亞拉的私有土地,經(jīng)過多年的不斷擴建發(fā)展成為今日繁榮的商業(yè)中心。這里集中了許多公司、餐廳、商店、電影院和馬尼拉第一流的飯店,馬卡蒂商業(yè)中心、帕爾大廈和不少外國大使館也在這個地區(qū)。埃斯柯達大道在巴石河的北側,從西班牙統(tǒng)治時期起,就是一條繁榮熱鬧的街道,兩旁商店、餐廳林立。黎剎爾路是一條電影院和商店集中的繁華街道,在其后方是古老的唐人街--王彬街。王彬本是個華僑印刷工.在參加菲律賓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中有過功勞,因此,菲律賓人民及這里的僑胞一直紀念著他。唐人街是一條以石塊鋪成的狹窄街道,兩旁布滿了中國商店,大部分都有中文招牌。店面之上是小巧玲瓏的騎樓,其街景很像我國舊時廣州的格調,街口立有紀念中菲友誼的一座牌樓,還有一尊華僑王彬的銅像。觀光的馬車來往奔馳,使整個“中國城”生氣盎然。
馬尼拉是著名的國際會議城市,居亞洲五大國際會議中心之首。在馬尼拉新區(qū)建造的國際會議中心,占地12公頃,內有會議廳、宴會廳、演講廳、展覽廳、電影廳、新聞中心、文化中心、食宿服務網(wǎng)等。會議中心附近的國際貿(mào)易中心、菲律賓文化中心,經(jīng)常舉辦大型的商品博覽會和文藝活動。文化中心位于羅哈斯林蔭大道上,是一座一角向馬尼拉灣突出的現(xiàn)代建筑物,主要部分有廣場、美國會館、小劇場、音樂廳、藝術館、博物館等,人們在這里可以深入了解菲律賓的文化,也可觀賞馬尼拉灣落日的美景。位于海朗街的國家博物館,主要展出菲律賓出土的古代石器和有關伊斯蘭教文化的展品及民間藝術品。
馬尼拉保留了很多古建筑,那些布滿著苔蘚的古教堂外表古老,式樣別致,建筑水平高超,與現(xiàn)代建筑互相輝映,形成東方與西方、質樸與繁華,古老與現(xiàn)代的混合體。菲律賓是東方唯一的基督教國家,基督教徒約占全國人口90%以上,其中85%信奉天主教。馬尼拉市教堂極多,每一個教堂都有其建筑年代的特征,是馬尼拉歷史的無聲見證。市內著名的圣8226;奧古斯丁教堂建于1599年,是菲律賓最古老的西班牙式天主教堂,也是菲律賓境內最古老的石造建筑之一,馬尼拉大教堂是菲律賓最重要的羅馬式天主教堂,位于黎利爾公園西側,這個大教堂是為圣母瑪利亞修建的,教堂內珍藏有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著名藝術家奉獻的大量青銅制品、鑲嵌工藝品和雕塑等。
瑪拉干南官坐落在巴石河堤岸,以巨大的花岡巖為建筑材料,堅實宏偉,四周是茂盛的熱帶植物。它以前曾是西班牙總督與美國總督的官邸,菲律賓獨立后,歷屆總統(tǒng)都曾加以修建并將此作為總統(tǒng)府。
馬尼拉集中了許多所高等學府,有早期建市的阿坦尼奧馬尼拉大學、拉薩利大學,也有20世紀以來建立的菲律賓大學、菲律賓師范學院、菲律賓女子大學、阿布阿拉木大學等,其中圣托馬斯大學是菲律賓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創(chuàng)立于1611年,濃綠的大學校園內分布著很多教堂,校舍也都是古典式建筑。大學內附設一個博物館,展出很多稀世珍寶,菲律賓的許多杰出人物都畢業(yè)于這所大學,
塔爾湖旅游勝地位于馬尼拉市區(qū)以南約56公里的塔蓋泰鎮(zhèn),湖上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形成長24公里,寬14公里,水深70米。湖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塔爾火山是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只有300米高。從湖岸遙望,山腰處有白色的煙霧裊裊升起。馬尼拉郊區(qū)另一旅游勝地是百勝灘,又稱北染瀑布,位于市區(qū)東南約120公里,以急流和瀑布著稱。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免責聲明付款方式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滬ICP備2021007970號-3
客戶服務電話
021-6868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