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廟,即“敕建火德真君廟”,位于北京市地安門外、什剎海旁。該廟始建于唐朝貞觀六年(公元 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參見明代劉侗、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卷一)元順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代萬歷年間,因?qū)m廷連年發(fā)生火災(zāi),于是下令擴(kuò)建火神廟,并賜琉璃碧瓦以壓火。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又重修,“門及后閣俱加黃瓦”。(清代于敏中等《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
火神廟的主體建筑現(xiàn)基本保存完整。最南端為隆恩殿,供奉隆恩真君王靈官(玉樞火府天將)。往北便是主殿火祖殿,供奉南方火德熒惑星君,即通常所謂的火祖、火神?;鹱娴顑?nèi)原懸有乾隆皇帝御筆之匾及對聯(lián),匾曰「司南利用」,聯(lián)曰「菽粟并資仁,功成既濟(jì);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見《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另外,此殿頂還有一漆金八角蟠龍藻井,精巧無比,在京內(nèi)并不多見?;鹱娴钪睘槎防验w,閣內(nèi)原懸有乾隆御匾「妙統(tǒng)辰樞」。最北面為「萬歲景命閣」,俗稱「玉皇閣」。閣內(nèi)原懸有乾隆御匾「紫霄香案」。在「萬歲景命閣」兩側(cè)的連廊下,各有一掖門,直通廟后一水亭,可觀什剎海煙波,可惜早已不存。
長期以來,火神廟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民間風(fēng)俗,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六月二十二日火祖圣誕之盛況。過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員前往致祭。 (據(jù)《明熹宗實錄》:「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德真君,著為令?!?清末及民國年間,火神廟則又連年舉行中元法會,由大戶人家出資建造巨大的「普渡船」,在廟外甬道上焚化。前來觀禮的人們將甬道擠得水泄不通,為京城一勝景。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免責(zé)聲明付款方式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滬ICP備2021007970號-3
客戶服務(wù)電話
021-6868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