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空中花園,位于以色列海法市的卡梅爾山上。這里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安息之地,巴哈伊教的至圣之所是巴哈歐拉的陵寢,第二圣地則是巴哈伊花園。
巴哈伊花園的建造頗為曲折,自巴哈歐拉于1891年親選此處作為先知巴孛的長眠之地以后,工程斷斷續(xù)續(xù)達百余年。巴哈伊花園最終在2001年驚艷亮相,如今已成為以色列的旅游勝地。巴哈伊花園建造成本為2.5億元,每年維護費用也高達400萬美元。
巴哈伊花園面向波光粼粼的地中海,背靠群嶺逶迤的卡梅爾山,整座花園依山而建,自山腳至山頂綿延千米,垂直高度約225米,最大坡度約63度。花園中心是巴孛陵寢,金色半球形穹頂位于40米高的乳白色圣殿之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對稱齊整的巴哈伊花園洋溢著濃郁的波斯風情。一條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階梯位于花園的中軸線上,宛如一條玉帶穿梭在花園層層疊疊的綠毯之中,而沿線樹木、水池、花盆、雕塑等景觀則對稱地分布在兩側。
距中軸線稍遠處,各種景觀便不再嚴格對稱,而是融合多種園林風格,從鐵門雕花的圖案,到花壇形狀的設計,可謂博采眾長,相映成趣。園中甚至可以找到中國文化的痕跡,例如在陵寢花園中就有兩尊上書“大清乾隆年造”的銅鼎。各種花草或姹紫嫣紅,或蒼翠欲滴;各種造型的鷹雕或遙望碧海,或展翅欲飛。
繁忙的海港,轟鳴的工廠,車水馬龍的街道,現(xiàn)代化氣息的高樓,無處不彰顯著海法這座海濱城市的勃勃生機。然而,走進巴哈伊花園,聽著流水潺潺,看著綠草蔥蔥,拾階而上,城市的喧囂便逐漸遠去,再匆忙的步伐也會在此放緩。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于2008年把以色列海法市的巴哈伊圣地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并評價其不僅具有普世的精神價值,在建筑風格和設計上也具備獨特的文化價值。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與近代宗教有關的建筑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